暑期来临
【资料图】
国内各个旅游景点游客爆满
也有不少家庭选择出境游
但是大家在游玩的同时
也要警惕一种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的疾病——登革热
全球多个国家/地区
出现严重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是一种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广泛流行的虫媒传染病,今年多国卫生组织报告了较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病例报告激增,发病人数较往年明显升高。
世卫组织7月19日表示,美洲地区今年已报告近300万例登革热病例,超过了过去五年记录的平均病例数,受影响较大的美洲国家包括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墨西哥等,我国台湾地区今年登革热病例数也创下了十年新高。
广东疾控提醒:前往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旅游,注意防范登革热等传染病。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当雌性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随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8-10天的增殖后获得感染力。当它再次叮咬人时,即将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我国不是登革热的流行国家,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图片来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外出旅游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在我国获得注册
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是
避免被蚊子叮咬
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减少暴露皮肤。
常洗澡,保持皮肤清爽,出汗时及时擦去汗液。
尽量不要在草丛、树荫等处坐、卧。
在户外树丛逗留过后,注意拍打衣物,防止虫子附着。
尽量不要使用含有香味的洗涤剂、护肤品、沐浴露。
避免进入高大植被或丛林深处。
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同时使用防晒液和蚊虫驱避剂时,应先涂防晒液再涂上蚊虫驱避剂。
登革热有哪些典型症状?
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该怎么做?
登革热典型症状为:
突发高热,明显疲乏,“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市民朋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近2周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症状或尚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被蚊子叮咬也有机会把病毒传给蚊子,继而造成进一步传播。因此,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来后14天内需要继续做好防蚊措施。并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地的积水。
指尖点一点
获悉白云新鲜事
点击卡片
进入“广州白云”微信小程序
原标题:《暑期出行,警惕这种疾病》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